七星潭海灣 ,又稱月牙灣。 它是大地的一個美麗的傑作。

從立霧溪口大量沖積物造成的廣闊沖積扇是新月突出的起頭, 往南的海岸本應順著中央山脈邊緣直線南下 ,但是由於中央山脈所在的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 ,帶動著美崙台地及奇萊鼻等地勢的抬昇與向東北方向的海外推出, 使得沉積物也慢慢往外加積 ,千萬年來的變化逐漸形成。

七星潭的海階台地上 ,常可以看到許多一層堅硬的灰黑色礫石層突出 。

其實,它是因為早期台地上方的珊瑚礁溶解下來的碳酸蓋成分 ,因為地下水面的關係而聚集到這沉澱碳酸蓋沉澱較多的話會把礫石層膠結的較堅硬 ,當地形受地殼作用向上抬昇後,上方岩石被風化侵蝕 露出原來再地下的石頭, 這些碳酸鈣含量多的礫石層因不易被傾蝕,就突出再海灘上。

到了七星潭,有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潭」在哪裡呢?其實現在的七星潭是指那美麗的海灣。而之所以這個區域會就做七星潭,是有原因的。

七星潭原來的位置並不在海邊,而是在花蓮機場一帶。其地名最早出現在夏獻綸所編著的「台灣輿圖並說台灣後山總圖」一畫中。這幅圖,是清代有關台灣後山地區的地圖。在圖中標示的七星潭地區為低漥的溼地,有數個大小不一的湖泊,所以將該地稱為「七星潭」。

在1936年,日本人在原七星潭地區興建「沿海飛行場」,將原七星潭的居民們遷至現在的海灣一帶,並將部分湖泊填平。而遷至海灣一帶的居民,因為習慣,仍自稱是「七星潭人」。所以現在所謂的七星潭,是指海灣一帶,也因此,在七星潭是找不到潭水的。
如果,要找潭水的話,遺留下來的也只剩花蓮師院中的涵翠湖,和機場內的兩個小池塘。

至於「七星」這個名字,也有一個傳說。因為在以前,到了晚上天氣好的時候,沒有光害,就能看到滿天的星星。也因為到這裡看北斗七星最為清楚,所以稱為「七星」,加上四周圍的潭水,就和稱為「七星潭」了!

 

 

 

資料來源 知識+

arrow
arrow

    七星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